李白被稱為“詩仙”,那為什么叫李白“詩仙”呢?最早叫李白“詩仙”的是誰?下面就稱李白為詩仙這個話題為大家進行解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劍南道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人,自言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另說郭沫若考證李白出生于吉爾吉斯斯坦碎葉河上的碎葉城,屬唐安西都護府(今楚河州托克馬克市),中國歷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其作品天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異,才華橫溢;詩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李白詩篇傳誦千年,眾多詩句已成經典,例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在詩歌上的藝術成就被認為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李白的詩作在全唐詩中收錄于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傳世。 李白的詩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富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內容表現出蔑視庸俗,反抗和不媚權貴的叛逆精神,歌頌游俠和仙道,被譽為“詩仙”。 “詩仙”的雅號最早是唐代詩人賀知章起的名。據李白《對酒憶賀監》詩前小序記載,李白初次來到京都長安,拜見詩壇名宿賀知章,將其詩作《蜀道難》奉上。賀知章讀罷,驚訝不已,稱李白為“謫仙人”,意為天上下凡來的神仙,并邀請李白來酒店暢飲,解下所佩帶的金龜作為沽酒之資。從此,長安城的人都把李白稱為“詩仙”。 ![]() 杜甫把李白的“詩仙”雅號進一步發揚光大。杜甫在詩《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中寫道:“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賀知章雅號“四明狂客”,詩的前兩句說的就是這個事。杜詩以紀實見稱,足見“謫仙”之說當有其事,后世遂以“詩仙”稱呼李白。 李白不僅是中國古代最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也是民間知名度最高的古代詩人。他的詩婦孺皆知,老少咸宜。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等,語言清新明暢,情感強烈執著!千百年來,正是這些言淺意深的杰作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培育著我們對祖國、親人、朋友,對自然山川的深情厚意。 在中國詩歌史上,李白絕對是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峰,他的一篇篇曠世之作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雖跨越千年,卻光彩依舊。李白又是一個矛盾體,他經歷過盛唐的太平盛世,也飽受過“安史之亂”的戰爭苦痛,他的文學成就與他的仕途經歷構成了他人生中的兩個冷熱極端,命運總是讓他在成功與失敗間游走。 李白不僅是唐朝、唐詩的象征,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197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水星上位于16.9°N, 35.0°W的撞擊坑命名為李白撞擊坑。在這個詩歌文化逐漸沒落的年代,用這種方式向這位永恒的“詩仙”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