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維訓練的廣與狹 從廣義上來看,它普遍存在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個人從一生下來就在接受著各種各樣的思維訓練,不論是母親教孩子學吃飯走路,還是老師教學生寫字畫畫;不論是接受某種觀念,還是養成某種習慣,從本質上說都是一種頭腦的思維訓練。 從狹義上講,思維訓練則指的是專類思維訓練,確切地是指一種高級的思維訓練。 用一個通俗的比喻來說,廣義的思維訓練是孩子在母親的幫助下學會涂鴉亂抹,而狹義的思維訓練是學生在大師指導下學習繪畫創作。兩者的本質雖然相同,但層次卻有很大差別。 (2)思維訓練的虛與實 許多人在初識思維訓練的時候,都覺得訓練思維很“虛”,既不像繪畫打字那樣有實用價值,又不像學習數學語文那樣有可見的知識積累。如果我們因為思維看不見摸不著而將它視為虛,將思維訓練視為無用,那就錯了。 思維訓練看似很虛,卻是實實在在的。從用途上來講,任何實用技能訓練歸根到底都是思維的訓練,繪畫本身是實的,但如果不掌握繪畫的技法和藝術的創作規律等虛的東西,就不可能畫出好作品。而學習和消化這些技法和規律,實際上是在接受一種繪畫思維訓練。從層次上來看,越是智能水平高的訓練,就越是呈現出虛多實少的特征,社會越發展,越需要人們的抽象思維發達。 (3)思維訓練的源與流 思維訓練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也最有效的智力開發方法,不過它并不是現代獨有的專利,目前的思維訓練是建立在最新的思維科學成果和古代的頭腦訓練術基礎上的。早在古希臘時期,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就創造了有名的“頭腦助產術”。 現代社會,思維訓練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其中商業因素的推動功不可沒。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公司一般都比較重視對員工的培訓工作,尤其是創造思維的培訓幾乎是總經理與高級主管們的必修課,因為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切實感受到接受過思維培訓和沒有接受過思維培訓的效果是大不一樣的。 ![]() 提高思維力要遵循的原理 (1)簡單與復雜 從多角度、多層次、多種方式去分析問題(即使是簡單的小問題)的思維叫做復雜的思維模式。只能從一個角度、一個層次、一種方式去看問題的思維叫做簡單模式。 思維訓練的目的不是為了尋找到答案,而是要使思維模式由簡單向復雜轉化,即培養多角度、多層次、多方式看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復雜的思維模式可以使我們在遇到復雜問題時能簡便快捷地有效處理。能以小見大,從簡單中看出復雜,從司空見慣中發現規律,看到真諦。達到這種水平的思維能力才算是一流敏銳的頭腦。 思維訓練題的簡單與復雜并不是訓練的關鍵,關鍵在于大腦的思維模式是復雜的模式還是簡單的模式。所以在思維訓練中,我們要仔細區別思維模式的簡單與復雜和思維訓練題的簡單與復雜。如果不進行這種有效的訓練,即使知識淵博、閱歷豐富的人,也會出現用簡單的思維模式,去分析處理解決復雜的問題的情況。 (2)低級與高級 高級思維與低級思維是層次上的不同,具有相對性的特點。 思維的高級與低級主要體現在采用何種思維方式。比較而言,抽象思維方式比形象思維方式高級,創造性思維方式比模仿性思維方式高級,立體思維方式比平面思維方式高級,橫向思維方式比縱向思維方式高級等等。 在思維訓練過程中應該辯證地看待低級思維方式與高級思維方式的關系。不能因為追求高級思維方式而拋棄低級思維方式。因為低級思維方式是高級思維方式的基礎,高級思維方式是低級思維方式的發展。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關系。為了達到高級思維方式而跨越低級思維方式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 在思維訓練過程中,應該讓思維由低級向高級逐步發展,低級思維方式的訓練有助于拓寬夯實根基,為思維向高層次發展創造條件。而高級思維方式有利于迅速提高思維的層次,開闊眼界。只有進行兩者之間的依次訓練和交叉訓練,才能在思維訓練中握準尺度,取得最佳的訓練效果。 (3)過程與結果 人們往往會出現重視結果而輕視過程的思維傾向。但在思維訓練中要關注的重點卻是思維的過程。 一般的學校教育,通常采用兩種教學方式,一類教學方式是把問題的結果直接告訴學生,另一種方式是把獲得結果的過程傳授給學生。前一種方式很省事,但對學生并無好處,后一種方式很麻煩,學生卻可以受益終生。 當然,并不是說思維訓練就不應該注重結果,這里強調過程是為了使接受訓練的人學會更準確地觀察問題,更高效地分析問題,更科學地解決問題。訓練的目的不是只滿足于獲得一個答案。答案并不是問題的關鍵,如何去找答案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