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周邦彥《訴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盤》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訴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盤》原文
《訴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盤》
周邦彥 出林杏子落金盤。齒軟怕嘗酸。可惜半殘青紫,猶印小唇丹。 南陌上,落花閑。雨斑斑。不言不語,一段傷春,都在眉間。 《訴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盤》譯文
新出林的杏子特點是鮮脆,逗人喜愛。但又由于是新摘,沒有完全熟透,味道是酸多甜少,顏色青紫而不太紅。而少女好奇,好新鮮,見到鮮果以先嘗為快。但乍嘗之后,便覺味酸而齒軟了。青紫色的殘杏上,留下少女一道小小的口紅痕跡。
南邊的田間小路上,滿地落花狼藉,春雨斑斑,送走了春天。少女傷春每由懷春引起,對花落春歸,感歲月如流,年華逝水,少女不可透露的內心世界的秘密,所以她只能不言不語,終日攢眉。
《訴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盤》的注釋
杏子:一種果實,圓形,未熟時為青色,成熟時為黃紅色,味酸甜。金盤:金屬制成的盤子。
齒軟:牙齒不堅固。
可惜:意謂應予愛惜的。半殘:指杏子被咬了一口。青紫:此處指杠桿透出紫紅的半熟青杏顏色。唇丹:嘴唇上限量的丹砂紅。
陌:泛指田間道路。落花閑:花兒安靜地飄落。閑,安靜。
斑斑:顏色駁雜貌。這兩句說落花如雨,紛紛飄墜在地。
傷春:因春天的景物而引起的傷感。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寫少女傷春的詞。少女傷春,在周邦彥以前的詩人詞人中有不少人寫過,但跟嘗果怕酸聯系起來,卻是罕見的。周邦彥這首詞由少女嘗果寫到傷春,過渡自然,聯系緊湊。 作者簡介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原文翻譯 2、“白居易《上陽白發人》”的原文翻譯 3、“陸機《門有車馬客行》”的原文翻譯 4、“范成大《菩薩蠻·湘東驛》”的原文翻譯 5、“陳亮《南鄉子·風雨滿蘋洲》”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