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詩詞讓我們感受到了流彩華章之美,比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短短幾個字就能將讀者帶入意境,那么,你知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意思是什么嗎?“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出自哪首詩嗎?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出處及賞析,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什么意思? 臨別時的環境,蕭瑟的秋風,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壯蒼涼的氣氛。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出處是哪首詩? 此詩句出自戰國時期荊軻《易水歌》一詩。全詩如下:
《易水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易水歌》譯文 風蕭蕭地響把易水岸邊吹得很冷,壯士荊軻去了就再也不回來了。 刺殺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龍宮一樣危險啊,但是我們的英雄英勇的氣概,連仰天吐氣都能形成白虹。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全詩賞析 這是一個身赴虎穴,自知不能生還的壯士的慷慨悲歌。 全詩僅兩句。第一句寫臨別時的環境,蕭瑟的秋風,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壯蒼涼的氣氛。景物描寫中滲透著歌者的感情。第二句表現了英雄赴難義無反顧的獻身精神。 這首詩語言十分平易、簡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國古代詩歌中的一曲絕唱。 荊軻以此得名,而短短的兩句詩乃永垂于千古。在詩里表現雄壯的情緒之難,在于令人心悅誠服,而不在囂張夸大;在能表現出那暫時感情的后面蘊藏著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時的沖動。大約悲壯之辭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難于辨別真偽,于是字里行間不但欺騙了別人,而且欺騙了自己。許多一時興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讀起來也覺得索然無味,正是那表現欺騙了自己的緣故。《易水歌》以輕輕二句遂為千古絕唱,我們讀到它時,何嘗一定要有荊軻的身世。這正是藝術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時間與空間而訴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對荊軻的行為,自古以來評價不一。有人說荊軻是舍生取義的壯士,有人說他是微不足道的亡命徒,還有人說他是中國古代的恐怖分子。 (?—前227)戰國末衛國(今河南鶴壁淇縣)人。先世為齊貴族,遷于衛,衛人稱慶卿。秦滅衛,亡至燕,燕人稱荊卿、荊叔。時秦已滅韓、趙。燕太子丹謀刺秦王政,結交荊軻之友田光,因田光之薦,乃尊荊軻為上卿。燕王喜二十八年,以秦亡將樊于期首級和內夾匕首之督亢地圖出使秦國,欲乘機行刺。向秦王政獻圖時,秦王政展圖,圖窮而匕首見。行刺未成,被殺。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b6bf10b04490.aspx 作者簡介 荊軻(?—前227)戰國末衛國(今河南鶴壁淇縣)人。先世為齊貴族,遷于衛,衛人稱慶卿。秦滅衛,亡至燕,燕人稱荊卿、荊叔。時秦已滅韓、趙。燕太子丹謀刺秦王政,結交荊軻之友田光,因田光之薦,乃尊荊軻為上卿。燕王喜二十八年,以秦亡將樊于期首級和內夾匕首之督亢地圖出使秦國,欲乘機行刺。向秦王政獻圖時,秦王政展圖,圖窮而匕首見。行刺未成,被殺。 推薦閱讀: 1、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的意思 2、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 3、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意思 4、“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的意思 5、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意思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