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螺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更是“四大名螺”之一。鸚鵡螺是古老的軟體動物,距今已有數億年的演化歷史,中生代時和它們的親戚菊石達到極盛,它們曾是古代海洋的霸主。然而,經過激烈的物種生存競爭,菊石在白堊紀末期和恐龍一起滅絕了,而鸚鵡螺頑強地生存至今,可以說是活化石的代名詞。![]() 現代科學工作者在鸚鵡螺這種普通的海洋動物身上還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就是在鸚鵡螺的小室壁上,都有著一條條清晰可見的環形紋路,而且每一面壁上都固定著這樣的30條紋路,人|們把它們命名為生長線。而這30條生長線恰巧是現今月亮繞地球一周的天數,也就是一個月有30天。 后來,人們又在研究埋藏于各個不同的地層下面的鸚鵡螺化石時,發現凡是屬于同一個地質年代的鸚鵡螺,它們身體內的生長線數目是一樣的。規律是,地質年代越久遠,也就是越早,鸚鵡螺身上的生長線也就越少。如此可以證明,在越是古老的時代,月亮離地球越近,那時月亮繞地球運行的時間也就越短。原來,這些生活在海底、默默無聞的鸚鵡螺,還擔任著記錄月亮在億萬年前的漫長歲月中變化的重任! ![]() 為什么叫鸚鵡螺? 鸚鵡螺是現今頭足綱軟體動物中唯一具有外殼的種類。它們的貝殼呈背腹旋轉的螺旋形,殼面光滑,呈灰白色,均勻分布著很多細的生長紋,從臍部向外輻射出紅褐色波狀條紋,殼口后側面呈黑色。整個貝殼側面觀宛如花紋美麗、曲頸的鸚鵡,故得名“鸚鵡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