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一般都會與大度聯系起來,就是指用博大的情懷去包容一切,寬容是更高一層的人生智慧,下面這些與寬容大度有關的名言警句,就是告訴我們人生在世要多一些豁達,多一些大度,少一些斤斤計較,這樣的人生才是快樂的。如果您有更好的關于寬容的名言警句,可以與我們聯系。![]() 與寬容大度有關的名言警句 1、饒恕是抵擋仇恨、醫治仇恨的良藥。、 2、意志堅如鐵,度量大似海。 3、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4、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5、開誠心,布大度。——康有為 6、寬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 7、寬容并不是姑息錯誤和軟弱,而是一種堅強和勇敢。 8、與人為善就是善于寬諒。 9、快樂來自于以感激的心情,去接受眼前的生活 10、遇方便時行方便,得饒人處且饒人。 11、寬容就如同自由,只是一味乞求是得不到的,只有永遠保持警惕,才能擁有。 12、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于寬容的人,也賜福于被寬容的人。 13、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寬容;懦夫絕不會寬容,這不是他的本性。 14、如果因一頭驢子踢了你,你又去踢驢子,那么,你與那頭驢并沒有區別。 15、生命的完整,在于寬恕、容忍、等待與愛,如果沒有這一切,你擁有了所有,也是虛無。 16、原諒是學習放下,不允許怨恨再控制你的生活。 17、紫羅蘭把它的香氣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腳踝上。這就是寬怒。 18、寬容意味著尊重別人的任何信念。 19、寬容與刻薄相比,我選擇寬容。因為寬容失去的只是過去,刻薄失去的卻是將來。 20、人們應該彼此容忍:每一個人都有弱點,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個人都能被切割搗碎。 21、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愛和寬容征服。 22、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23、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場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實現的目標,完全可能由寬恕去實現。 24、因為慈悲,所以寬恕;因為寬恕,所以解脫。為了解脫,所以寬恕;為了寬恕,所以慈悲。 25、如果別人已不寬容,就不要去使勁兒乞求寬容,乞求得來的寬容,從來不是真正的寬容。 26、忍一句,息一怒,忍一事,少一事。 27、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結果是甜蜜的。 28、忍耐記心間,煩惱不沾邊。 29、每天花一點時間想想應該感謝誰。 30、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 31、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32、事不三思終有悔,人能百忍自無憂。 33、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34、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和氣平。 35、大肚能容天下事,開懷笑破古今愁。 36、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 37、我雖然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是我維護你說話的權利。 38、胸中天地寬,常有渡人船。 39、眼界要闊,遍歷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讀五經諸史。 40、一個不懂寬容的人,將失去別人的尊重,一個一味地寬容的人,將失去自己的尊嚴。 41、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另一顆心寬容。 42、以大度兼容,則萬物兼濟。 43、以溫柔、寬厚之心待人,讓彼此都能開朗愉快地生活,或許才是最重要的事吧。 44、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已之心恕人。 與寬容大度有關的名言警句就為您介紹到這,下面是父母如何拿捏寬容孩子的尺度? 父母如何拿捏寬容孩子的尺度? 成人的教養態度和孩子的行為反應,往往是呈現正向比例的相互影響。當我們對孩子有所期待的時候,便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將壓力施加在孩子的身上,如果孩子感受到超乎自己能力的期許,除非他們的情緒智商夠高,否則,他們很可能會在退縮或缺乏自信當中成長。至于相反的情況,尊重人權講求民主的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往往期許健康、快樂,有自己的方向就好,孩子在這樣的允許之下,也能展現多元、自發、獨立的個性。至于父母如何拿捏寬容孩子的尺度,讓孩子不至于行為放縱、任性,以下提供幾點教育良策: 成人尺度的拿捏 為自己和孩子的行為訂定標準。制訂什么事情可以被允許,而什么樣的狀況是不能被允許的。這些尺度并不是父母心中知道就好,如果孩子夠成熟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訂定,讓他們清楚地知道,成人可以絕對地尊重他們,但他們也應該在被尊重當中,學習如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例如:家庭中尊重孩子發言的權利,可是孩子的發言若不切實際、時機不恰當或是口無遮攔時,我們也可以直接制止,剝奪他發言的權利。同時,我們再給予孩子隨機教育,直到孩子能夠理解之后,才能恢復發言的權利,也再次享受到成人的尊重。 成人要以身作則 孩子對于大人的一舉一動特別注意,就算我們不特別強調讓孩子模仿,但孩子就是會在不知不覺當中,模仿我們的言行舉止。所以,一旦我們希望孩子能約束自己,能判斷是非,我們就應該先約束自己。記住,成人是最好的活榜樣,要讓好竹出好節,不就先應該增強竹子的品質嗎? 同理心的體會 不論孩子做出了什么事情,一定有其原因存在。試著以孩子的立場,為孩子考量,體會他們的心情,當成人能跟孩子站在同一陣線時,就越能客觀地尊重孩子,協助孩子找到修正行為的技巧。倘若,我們只是放縱孩子或是以自己主觀的思考來認定問題原因,當孩子可以獨立時,他們就會張開翅膀,努力地飛出家庭,也無法體會父母的用心了。 提升孩子的社會生活 尊重除了自尊之外,還包括了尊重他人。我們尊重孩子無非是希望孩子能夠體會它的道理。孩子不僅在家庭中學習,更開闊的社會環境也是一個學習的好地方,比如公園、學校,在與不同的孩子和成人的相處之中,孩子更能經由競爭與刺激,來提升和激勵自己。 讓孩子與自己比較 孩子自我成長的速度和進度都和別人不相同,盡管有統計數字可以讓我們大略了解孩子在成長上的狀況是正常或遲緩,但這些數字只能作為參考,絕對不宜當作自己孩子成長速度的標準。客觀的方式,便是讓孩子和自己之前的成長做比較,以判斷他是否進步,或需要再精進,這才是尊重孩子、給予孩子成長空間的最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