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秋風起,一年秋思長”。立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意味著秋天的腳步向我們走來,時至立秋,梧桐葉落,因此才有“一葉知秋”的成語,那么,2023年立秋是2023年的幾月幾日?2023年立秋吃什么?立秋節氣的含義是什么意思?下面為大家帶來2023年立秋的具體時間,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 2023年立秋是幾月幾日幾點? 2023年立秋的時間為:2023年8月8日 02:23 2023年立秋是農歷哪一天? 2023年立秋農歷時間:農歷癸卯(2023)年六月廿二 立秋節氣的含義 立秋,“四立”之一,秋季第一個節氣?!稓v書》曰:“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說文解字》:“秋,禾谷熟也。”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轉折。如《管子》所說:“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 ![]() 立秋三候是什么? 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才有“一葉知秋”的成語 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俗話說“早立秋涼爽爽,晚立秋熱晃晃”,也就是說,如果立秋得早一點,天氣很快就會變涼爽,如果立秋比較晚,氣溫就會持續熱下去。那么,2023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 一般來說,立秋都是在農歷六七月之間,如果立秋在農歷六月就算是“早立秋”,如果到七月才立秋,當然就算是“晚立秋”。 通過上面的內容我們知道了2023年立秋時間是農歷的六月廿二,因此。2023年屬于早立秋。 立秋節氣的特點和風俗 在二十四節氣中,立秋并不代表暑熱天氣就此結束,據二十四節氣排序,立秋之后還有處暑節氣。立秋至處暑期間天氣還是很熱,處暑節氣后便出暑了,自處暑節氣起暑氣漸退。立秋后,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隨陽氣下沉從而開始從繁茂生長趨向成熟。在古代農業社會,立秋對農事的具有重要的意義。 立秋節氣的習俗 1、立秋祭祀。該習俗始于周朝,立秋這天,由天子親率三公六卿諸侯大夫,到本郊迎秋,并舉行祭祀儀式。 2、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么胃口,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吃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3、“啃秋”,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蛘呷∥鞴虾蜔仆?,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 ![]() 立秋吃什么? 第一樣:要吃肉,秋天是要貼秋膘的,度過苦夏,大部分人的身體都在大量消耗,立秋時適當的吃點肉,補充營養,增強體質。 第二樣:茄子,茄子是秋天的當季時蔬,口感軟嫩,清香鮮美,富含多種維生素以及礦物質,不管是女人還是中老年人,多吃好處多。 第三樣:豆制品,俗話說“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 第四樣:餃子,雖然要立秋了,但天氣依然很熱,畢竟伏天還沒有結束,大家的胃口還不是特別好,所以老傳統要吃餃子,做法簡單,可以很好的緩解食欲不振。 立秋的詩句 1、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3、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 4、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5、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賀鑄《芳心苦·楊柳回塘》 6、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葉紹翁《夜書所見》 7、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 9、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10、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朱庭玉《天凈沙·秋》 11、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12、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黃巢《不第后賦菊》 13、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劉徹《秋風辭》 14、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15、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關于秋天的唯美文案 1. 人間朝暮,葉落驚秋 2.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3. 你是我藏在秋風中的歡喜 4. 把世界存放在秋天,風起時尋找答案 5. 夏日的遺憾,一定會被秋風的溫柔化解 6. 落葉之秋,微風徐來,所有美好不期而至 7. 秋天若能重逢,愿你別來無恙 8. 剩下的話我們在秋天里慢慢說吧 9. 希望夏天的遺憾,是秋天驚喜的鋪墊 10. 想把夏天儲藏的浪漫在秋天贈與你 11. 轉眼間夏天成了故事,秋天成了風景 立秋節氣如何養生? 1、宜祛暑滋陰。立秋之后,晝夜溫差加大,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因此飲食上應以祛暑清熱、滋陰潤肺為宜。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2、宜調理脾胃。經過苦夏的煎熬,人們的身體往往消耗很大,很多人脾胃虛寒。此時,調理脾胃應該側重于清熱、利濕、健脾,以使體內的濕熱之邪排出,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不宜食用過量寒涼的食物。 3、宜理順情緒。秋季因天干物燥,易引發悲秋情緒。中醫認為,燥乃六淫之邪,其性干燥,故有口干舌燥、煩躁不安等癥狀,謂“秋燥綜合征”。此時應做到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煩惱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2023年立秋是幾月幾日幾點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想要了解更多節日時間、節日風俗、節日的由來以及宣傳主題等內容,請點擊訪問:節日大全欄目。 推薦閱讀: 1、2023年立春是幾月幾日幾點? 2、2023年雨水是幾月幾日? 3、2023年驚蟄是幾月幾日幾點? 4、2023年春分是幾月幾日幾點? 5、2023年清明是幾月幾日幾點? 6、2023年谷雨是幾月幾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