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上最近幾天“π行星”這個詞頻頻出現,那么,π行星是什么意思呢?新發現的行星為什么叫派行星?目前為止人類發現了多少顆系外行星,下面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π行星簡介 麻省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近日宣布,他們在開普勒望遠鏡2017年采集的數據中發現了一顆神奇的“圓周率”行星。這顆行星的公轉周期是3.14個地球日,與圓周率“π”的值出奇地一致。 π星,被命名為K2-315b行星,大小和地球差不多,直徑大約是地球的95%。但它究竟是不是類地行星還不能確定,因為天文學家目前還不清楚它的質量。它同時也和金星一樣大小,就像是我們附近的第二世界。但與此同時,研究表明該行星的表面溫度高達350華氏度(約為177攝氏度),是極端酷熱的星球,雖然其不像金星一般炙熱(金星表面溫度約為465℃——485℃),但仍然不宜居。 K2-315b是天文學家在開普勒望遠鏡2期數據庫中發現的第315顆行星。 ![]() 什么是系外行星? 太陽系外行星(簡稱系外行星;英語:extrasolar planet或exoplanet)泛指在太陽系以外的行星。歷史上天文學家一般相信在太陽系以外存在著其它行星,然而它們的普遍程度和性質則是一個謎。直至1990年代人類才首次確認系外行星的存在,而自2002年起每年都有超過20個新發現的系外行星。現時估計不少于10%類似太陽的恒星都有其行星。 ![]() 人類發現了多少顆系外行星? 人類目前發現的系外行星總數已經達到了大約4300顆,這其中有2/3是通過開普勒望遠鏡的前后兩期任務發現的。盡管這臺太空望遠鏡已因燃料耗盡而停止運行將近2年,但它收集到的數據依然是一個巨大的寶藏。 雖然K2-315b的軌道與圓周率數學常數的前幾位相同可能是一個有趣的巧合,但這一發現再次表明,有許多像地球一樣大小的世界等待被發現。已經發現的數量在迅速增長,科學家們完全預計在未來幾年還會發現更多。 ![]() 圓周率被算盡會怎么樣? 大家都知道π小數點后是無限不循環的,隨著科學的發展,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圓周率π到底有多少位數,成為了科學家們探討的話題,圓周率究竟有多少位?現在還沒有盡頭! 在如今超級計算機時代,依然沒有結果,在超級電子機上圓周率的位數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0萬億位,但是依然沒走到它的盡頭! 科學家們認為,圓周率必然有它的盡值,只是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也許它的后面隱藏著人類的秘密。圓周率最后能算盡嗎?如果真的有一天它算盡了,變成了有理數,會真的會對我們產生很大的影響嗎?值得人們深思。 延伸閱讀: 如果地球停止自轉會怎樣? 為什么地球在轉動而我們感覺不到? 為什么從太空中看地球是藍色的 為什么玻璃幕墻都是藍色的? 水星為什么叫水星 |